去年,随着全球最大会展综合体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的建成营运,本市可供展览总面积已达100万平方米,名列全球第一。去年,全市展会总面积达1513万平方米,其中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大型展会有32个。在此背景下,上海明确提出建设“国际会展之都”的“十三五”规划,在日前结束的2016上海会展论坛――国际会展业ceo峰会上,新被聘为上海“会展业发展国际顾问”的几位专家为“上海国际会展之都”的建设支招。
不必担心其他城市竞争
截至目前,全球20万平方米以上的展馆不到20个,中国拥有4个。在中国10万平方米以上的展馆可以说是星罗棋布,随着成都、长沙、昆明、西安、深圳等地陆续建成20万平方米以上超大型展馆,今后无论华东、华南、西南、西北,国内的区域型经济中心城市都相中了会展经济这块“香饽饽”,这对于上海建设“国际会展之都”会不会带来冲击?
“不必有这样的担忧。”国际展览业协会2016年度主席谢尔盖?阿莱克谢耶夫说道。在美国,东、南、西、北都有会展业中心城市,它们结合不同的气候和地理条件办展,形成了错位。全球最大的展览和会议主办企业、英国励展博览集团首席执行官查特?伯切特也认为,会展业是一个受客户驱动的产业,客户在哪里,会展业就在哪里。目前,国内部分二线城市已形成了特定的产业集群,买家也会集中于此。另外,一些消费类展会也适合属地化开展,消费者能就近购买。因此,英国励展博览集团在中国设立了9个合资企业,分别开拓当地的会展业市场。上海作为最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之一,无疑是全球展览业的重地。集团大中华区总部最近落户上海徐汇,随后还促成了集团业务拓展到韩国。
德国慕尼黑展览公司首席执行官克劳斯?迪特里希也表示,上海建设“国际会展之都”的优势还在于观众的国际化程度高。以最负盛名的品牌展会“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bauma)为例,上海的bauma用了10年时间,达到全球第二大的规模。早在上世纪90年代,他们就参与投资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建设,事实证明这一决策完全正确。
建成超大展馆并非终点
专家也坦言:“中国有很强的办大规模展会的能力,但会展业的评价考核指标,不单单是看展会规模。目前全球的发展趋势是面向特定买家的中小规模展、精品展也获得了很大成功,帮助买卖双方能否更高效地达成交易最重要,因此,超大型展馆的建成是开头,而并非结尾。”因此,查特?伯切特认为“十三五”期间,上海建设“国际会展之都”的重点还需放在不断优化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设施和营商环境上面,这样才能与其他城市真正形成错位。谢尔盖?阿莱克谢耶夫也表示,对于展览业来说,交通设施方面的优化不仅表现在展会期间的人流、车流畅通无阻,还包括能够满足布展、撤展期间的大型车辆出入自如。巴黎一天能举办4场大型展览,而市内交通基本不受影响,米兰世博会举办期间,政府在优化交通设施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这些都值得上海借鉴。
会展业有着通过集聚为客户增加交易机会、降低交易成本的功能,因此,越是‘新常态’之下,越有着逆周期增长的特点。上海加快‘国际会展之都’建设正逢其时。”查特?伯切特补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