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由中国市场学会批发市场发展委员会、义乌购联合主办的“全国商品交易市场内外贸结合创新发展高峰论坛暨全国专业市场电子商务研讨会”在海洋酒店举行。来自中国市场学会、中国商品交易市场专家委员会、义乌购合作伙伴等专家及30家专业市场负责人到会,大家济济一堂,围绕“专业市场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及运营”开展研讨,共商专业市场电子商务未来发展之路。
全国商品交易市场需内外贸结合创新发展
“当前,我国外贸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面临着巨大挑战,这需要全国商品交易市场寻找新的增长点,打开新的突破口。”国家统计局外经司巡视员、商务部重点培育的内外贸结合商品市场试点专家审定组专家王克臣认为,加强全国商品交易市场的建设是国家扩大外贸出口增长的抓手。
王克臣说,作为我国进出口贸易重要节点的义乌市,其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经过30多年的发展,义乌坚持“兴商建市”发展战略,实现了从马路市场到全球最大小商品批发市场的历史性跨越,仅2015年上半年,义乌电子商务交易额就已达到618亿元。在新形势下,包括所有义乌系市场在内的全国商品交易市场,都要认识到实体市场同质化竞争加剧和电子商务带来的挑战,要加速推进内外贸结合的创新发展。
“要在扩充贸易对象地域范围、要考虑出口商品能否适应国际消费的需要、要转变交易方式,紧跟时代发展,探索出一条转型升级的路子,找到一个全新的方向。”王克臣表示,“在新政策、新环境趋势下,作为全国小商品批发的重要源头,在贯彻国家‘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同时,依据新丝绸之路桥头堡有利因素,践行‘走出去’战略,进行内外贸结合创新发展,打造出极具特色的义乌模式。”
商城集团副总经理胡衍虎则表示,在新形势下,商城集团将全力把义乌国际商贸城五区进口商品馆打造成为全球日用消费品进入中国的桥头堡,实现“卖全球”到“买全球”的蝶变。“义乌购作为内外贸小商品批发的重要平台,将义乌品牌企业、品牌产品推向全球的同时,也将引进全球优质、可靠、适合中国国情需求的产品。真正做到内外贸均衡发展,起到全球性小商品批发进出口贸易的中间桥梁作用。”义乌购总经理王建军解释说。
线上线下融合成实体市场转型关键
无论是以B2C见长的阿里,还是以B2B模式为主的义乌购,对于电子商务的未来发展趋势有着一个不谋而合的共识,那就是必须进行线上线下融合。随着全国各城市规模的急剧扩大及产业结构的调整,传统专业市场的运营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政策、新环境的发展需求,专业市场进行线上线下创新性融合发展的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义乌购总经理王建军在主旨演讲中表示,线上线下融合是未来专业市场电子商务的必经之路,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给予专业市场极好的政策环境和经济环境,需要我们把握时机,转型升级,进行有益的、多方位的创新性融合。结合地方商贸发展特点和优势,借助行业成功的、具有实际运营经验的组织机构进行多赢性的抱团合作,是专业市场电子商务未来的发展趋势。
“义乌购愿意和全国专业市场进行合作,携手进行创新性融合,共同推进专业市场电子商务的健康、有序、快速发展。作为线上线下融合的纽带,义乌购是市场大平台构建的核心,希望在未来三年,将义乌购打造成千亿级别的电商平台,进而把义乌市场打造成为一个支撑万亿级交易规模的蛛网式大平台。”王建军说。
义乌购欲构建差异化服务体系
依托于实体市场,将实体市场搬上网的义乌购,经历了近3年的业务拓展和平台完善,已然成为我国专业市场电子商务的标杆性平台。随着我国电商平台的快速发展,义乌购亦在探索专业市场电子商务未来业务突破点。
王建军在圆桌讨论环节表示,专业市场寻求电子商务方面的突破有着天然优势,首先是业务重点的回归,专业市场电子商务的定位在于“专”,互联网金融等业务虽然可以助长平台的增值、丰富平台的内容,但无法和互联网金融等专业平台相抗衡,因此,在新环境、新趋势下,专业市场电子商务必须理性回归,将业务做专、做精、做到极致。其次是差异化服务探索。必须对小零售商、大零售商、批发商、集团采购、外商等专业市场买家进行定位分析、采购需求分析,结合电子商务平台特性,提供差异化服务。
“义乌购将着力打造跨境批发平台和集采中心平台,进行差异化服务有益探索,寻找专业市场电子商务未来业务新的突破点,并复制推广到义乌‘合计划’合作伙伴平台。”义乌购总经理王建军说。
此前,王建军曾向媒体透露正在培育义乌购跨境业务的信息,目前,义乌购已组成专门团队并针对义乌购“义品牌”商家开展该业务宣传引导工作。据悉,业务将于今年9月中下旬正式上线,届时,义乌购将成为全国首个大规模开展跨境B2B业务的电子商务平台。